当前位置: 首页>技术专区>

数据中心规划要点

时间:2008-11-05 23:12来源:51CTO 作者:Michael Yuan
企业数据中心按规模划分为部门级数据中心、企业级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以及主机托管数据中心等。通过这些规模从小到大的数据中心,企业可以运行各种应用。一个典型的企业数据中心常常跨多个供应商和多个产品的组件,包括:联网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等。这些组件
  

       企业数据中心可以实现企业异构数据环境无法支持的有效的数据交换,全面、集中、主动并有效地管理和优化IT基础架构,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管理性和高可用性,保障了业务的顺畅运行和服务的及时传递,最终以良好的服务赢得用户。企业数据中心通过实现统一的数据定义与命名规范、集中的数据环境,从而达到数据共享与利用的目标。 企业数据中心按规模划分为部门级数据中心、企业级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以及主机托管数据中心等。通过这些规模从小到大的数据中心,企业可以运行各种应用。一个典型的企业数据中心常常跨多个供应商和多个产品的组件,包括:联网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等。这些组件需要放在一起,确保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运行。

 

我们知道,数据中心是企业应用业务服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运算、交换、存储的中心。它结合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承载了网络中80%以上的服务请求和数据存储量,为客户业务体系的健康运转提供服务和运行平台。数据中心应采用服务、应用、存储相分离的架构,有效降低了管理维护的成本,同时也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数据对系统扩容的需求。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由网络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存储系统、远程容灾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数据中心以网络系统为依托,因此首先应保护网络系统平台的高可靠性,避免因网络系统的故障和性能瓶颈等影响企业关键业务的运行。可通过三层交换技术,有效抑制广播风暴,保证关键业务的数据传输;通过链路冗余和负载均衡技术,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通过链路聚合技术,提高网络传输性能,消除网络瓶颈等等。

一、数据中心网络建设规划设计原则
  1、可扩展性
  为适应业务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先进技术的应用,数据中心网络必须具备足够的可扩展来满足发展的需要。如采用合理的模块化设计,尽量采用端口密度高的网络设备、尽量在网络各层上具备三层路由功能,使得整个数据中心(IDC)网络具有极强的路由扩展能力。功能的可扩展性是IDC随着发展提供增值业务的基础。
  2、可用性
  包括网络设备和网络本身的冗余。关键设备均采用电信级全冗余设计,采用冗余网络设计,每个层次均采用双机方式,层次与层次之间采用全冗余连接。提供多种冗余技术,在不同层次可提供增值冗余设计。
  3、灵活性
  灵活的目的是实现可根据数据中心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网络/设备能够灵活提供各种常用网络接口、能够根据不同需求对网络模块进行合理搭配。
  4、可管理性
  网络的可管理性是IDC运营管理成功的基础,应提供多种优化的可管理信息。完整的QoS功能为SLA提供了保证,完整的SLA管理体系,多厂家网络设备管理能力,网络性能分析以及准确及时的网络故障报警、计费等。
  5、安全性
  安全性是IDC的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IDC建设中的关键,它包括物理空间的安全控制及网络的安全控制。

二、数据中心网络布线规划
  对于动态、不断演进的数据中心环境来说,更强大的网络连接是不变的需求。无论是企业或公共服务数据中心,都要尽可能保障网络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可扩展带宽、冗余业务备份、灵活性、安全性并方便移动、增加和变更。为保障服务的可信赖性,数据中心必须使用高密度、方便使用与部署的高品质布线系统。
  数据中心机房应当采用光纤网络布线,使企业更经济地实施数据中心应用,来进一步满足数据存储以及局域网内服务器和交换机之间的数据快速交换,便于将来网络升级换代,节省投资,避免浪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灵活、安全、高性能价格比的布线系统。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