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集成  系统集成  弱电  软件  服务器  kvm  思科  拼接  视频会议  SFP 

世纪互联蓝云:运营微软Azure这一年

   日期:2015-03-14     来源:IT168    作者:洪钊峰    浏览:225    评论:0    
核心提示:3月12日,在一场媒体主编醒春会上,世纪互联蓝云事业部总裁柯文达透露,截止到2014年,由世纪互联运营的微软Windows Azure云服务的用户数量已经累计达到5万,另一项Office 365的试用用户数量也累计达到3.5万。

3月12日,在一场媒体主编醒春会上,世纪互联蓝云事业部总裁柯文达透露,截止到2014年,由世纪互联运营的微软Windows Azure云服务的用户数量已经累计达到5万,另一项Office 365的试用用户数量也累计达到3.5万。在将微软云计算服务业务成功引入并在中国市场落地之后,2015年,世纪互联将把运营的重心放在云生态系统的建设上面。

蓝云:第一朵“国际云”

早在2012年11月1日,微软就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一个协议,由世纪互联来运营一个云计算平台,并被命名为“蓝云”,还成立了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基于微软技术的云服务的运营和服务,包括Windows Azure和Office 365。

由于中国政府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对于国际公有云落户中国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数据必须放在中国本土,数据中心要由中国企业进行监控运维等等。因此,就目前而言,真正意义上可以在中国进行公开商业化运营的国际公有云平台极少,而蓝云可谓是中国第一个国际云计算平台。而且,区别于目前市场上的其他公有云,蓝云所提供的云服务最为全面,既提供IaaS和PaaS服务(Windows Azure),也同时提供SaaS服务(Office 365)。而其他公有云平台业务大多主要集中在IaaS和PaaS层面。

谈及Azure和Office 365运营牌照为何能够顺利通过中国政府的审批,柯文达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微软和世纪互联的合作模式能够满足中国政府的监管需求,实际上,世纪互联所运营的微软云服务,涉及到9个方面,包括“7*24平台运维、7*24基础设施监控、安全灾备与业务连续性、合规咨询与支持”等等,都完全掌控在中国企业的手中,这一点不同于其他国际厂商坚持自己来监管运维数据中心的做法。

2014这一年

这一合作模式使得微软的云服务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赢得了至少1年的先机。看看2014年蓝云的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3月Azure正式商用,4月Office 365正式落地中国,7月通过可信云和等保认证,10月联手StorSimple推出混合云方案,12月发布Office 365教育版,从中不难看出,这一年,是微软云服务真正在中国落地的一年。

而这一年的时间差,也已经帮助蓝云获得了一个可观的用户基础。据柯文达透露,截止到2014年,已经有累计5万用户部署了Azure,累计3.5万用户试用了Office 365,其中Office 365的付费企业客户累计达到了1700家。

世纪互联蓝云事业部技术运维总经理汤涛告诉记者,目前使用Windows Azure云服务的用户主要有几类,一是用于满足阶段突发性业务负载,如CNTV利用云计算来满足大年三十春晚直播需求;二是将面向用户端的业务负载迁移到云平台上,如公司的网站,但也有少量用户开始考虑将后端的ERP、CRM等系统向云迁移;三是利用云计算平台来实现高性能计算,主要是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在使用;四是利用云计算平台作为灾备方案,利用Backup service或者Site Recovery灵活部署灾备方案;五是大数据应用,利用云平台的特性满足大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工作;六是在线媒体服务,如PPTV/LeTV;七是CDN服务,将网站内容推送到离客户组最近的站点,提升用户体验。

安全第一

在这次醒春会上,柯文达关于蓝云讲得更多的还有一点是关于“安全”。

面对数以万计的企业将自己的业务托管上来,云平台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单个客户来说,云计算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往往是其首要的考量指标,而对于政府、社会而言,云平台的安全稳定也关乎社会责任、国家信息安全等更高层面。

据介绍,目前蓝云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建设了T4标准的数据中心,可以帮助用户实现6份异地数据备份,而且,蓝云在提供有财务保障的99.9%SLA服务基础上,还提供目前国内云计算行业唯一公开的服务仪表盘,可以允许用户实时看到Azure的服务状态,使蓝云的云计算服务真正达到透明和公正。去年蓝云首批通过了三项可信云认证后,在今年又获得了2项可信云认证,成为获得可信云认证最多的云厂商,由其运营的Azure也获得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认证。

2015:构建云生态

谈及2015年的运营策略,柯文达表示,蓝云的重心会放在“云生态”的构建上面来,除了继续与微软保持紧密合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本地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与支持,拓展渠道合作伙伴,引入国内外最佳的应用等。

实际上,根据2014上半年IDC中国公有云服务半年度追踪调研显示,用户在选择公有云服务商时,生态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其重点考察因素,比如你是否有更多的合作伙伴,你是否有本地分支机构支持,你是否更懂用户所在的行业应用,你能否满足定制化的需求等等。

据笔者观察,几乎所有的云计算厂商也都在谈要构建自己的生态圈,有的叫云生态,有的叫云联盟,但实质都差不多。毕竟,电商已经颠覆了传统消费领域里的商业体系,而云时代的到来,也必将对企业IT领域的商业生态带来变革,大量的传统渠道商、集成商、ISV等,也都在寻求转型。因此,可以预见到的是,2015年,云生态的构建,不仅是蓝云的运营重点,也会是中国云计算产业变革的重点。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08917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