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集成  系统集成  弱电  软件  服务器  kvm  思科  拼接  视频会议  SFP 

厂商如坐针毡—别叫我"系统集成商"

   日期:2003-10-29     来源:《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作者:刘炜    浏览:164    评论:0    
核心提示:早在还没有这么悲观的时候,集成商们就已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转型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做行业应用软件研发,拼命地往ISV的船上挤的时候,还一脚将SI(系统集成商)这条旧船踢了开去。有集成商说:“千万别再叫我们SI了!”似乎不叫个ISV什么的就会低人一等。

我看不到系统集成的未来……”这是一种过于悲观的论调。不过,这样的论调现在却弥漫于整个系统集成行业,并且越来越浓重。

早在还没有这么悲观的时候,集成商们就已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转型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做行业应用软件研发,拼命地往ISV的船上挤的时候,还一脚将SI(系统集成商)这条旧船踢了开去。

有集成商说:“千万别再叫我们SI了!”似乎不叫个ISV什么的就会低人一等。

其实也好理解,之所以会在系统集成的位置上如坐针毡,是因为集成商们害怕了系统集成行业价格战的无底黑洞,害怕了低利润的可怜形象。

可是,自己给自己换了顶帽子后就真的不再是SI了吗?转型喊了好几年,没见有几个系统集成商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ISV,倒是圈子里悲观的氛围愈浓重了。

曾经如日中天、应者如云,如今却四面楚歌、怨声载道,系统集成真的走入穷途末路了吗?

是给系统集成正名的时候了。

2003年8月一个星期二的下午,在国贸商城星巴克咖啡厅,浙江大学快威科技集团(专注于系统集成)CTO储斌、北京网鼎系统集成公司副总经理潘力和IBM软件部DB2中国区渠道经理高彤利用IBM软件年会的短暂会议间隙坐到了一起,谈的是软件开发合作方面的事情。

虽然仅是第二次见面,但三人已经显得很熟络了。因为几天前,他们之间刚有过一次深入沟通。

快威和网鼎的高层最近之所以如此频繁接触IBM软件部,是因为这两家系统集成公司都面临着开展行业应用软件研发的新问题。在打算依靠软件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他们不谋而合。行业应用软件研发是他们要为公司注入的新鲜血液。

而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今年年初,电信行业IT系统集成的老大亚信科技干脆宣布自己要扮演“软件应用平台角色”、要做“中国领先的通信软件企业”,竭力给外界一个软件厂商的形象,相对以往的形象宣传彻底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在10年的发展后,亚信也要换个新面貌。

其实不光是亚信、网鼎和快威,如果你仔细看看这一年来的变化就会发现,整个系统集成行业似乎都在做着由“硬”转“软”的蜕变,并且都迫不及待地想把SI这层“硬”的蛹壳蜕去。

“转型”之风给系统集成商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系统集成的名号成了“累赘”,成了一个“低价值”的词汇。

事实果真如此吗?

系统集成之痛

业内又发生了一起恶性竞争事件,不过系统集成商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几家公司同时投标某市的教育城域网项目。经过几轮筛选,最后只剩下了A公司和B公司。A公司负责这次投标的Sales小C和项目经理小D一致认为,他们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因为A公司的方案充分利用了独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对方B公司根本就不是对手;而投标之前,他们也准确掌握了B公司以往的报价。

小C想,现在硬件价格这么透明,在报价上做文章已经不可能了。你B公司总不能不赚钱,干赔本的买卖吧。这样,即便是在把价格作为第一因素考虑的某市教育局眼里,也不会不考虑考虑A公司方案的优势了。

可是几天后,B公司却出人意料地中标了。小C想方设法弄来了对方的标书,却发现对方报价居然低了自己一大截。仔细一算,对方根本就是在赔着本做呀。小C心里不平,倒要看看这赔本的买卖怎么做!

果然,最终对方私下里更换了某些硬件的配置,并且在售后维修服务上大打折扣。其实,最后吃亏的不只是落标的A公司,还有某市教育局。三年的售后维修服务变成了一年,后面还有一大堆问题等着他们呢。

正是类似上面这种“低于成本的报价单”等不良行业现象为系统集成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此“竞争”的原因何在?

“硬件能赚到的差价越来越小了。”储斌一语道破天机。这也是SI转向行业应用软件研发并想摘掉系统集成这顶帽子的根本原因。

一位系统集成商说,在IT系统集成最鼎盛的时期,搞集成的人个个衣着光鲜,走路的感觉都不一样。而现在,“给我三到四个点就做。”

IT硬件产品集成的利润率已经由当初的30%~40%滑落到了现在的3%~4%。并且,就连这样的利润率也越来越难以维系了。

利润低了,就只有拼命抢占市场份额,所以在几乎每一个行业市场,系统集成商之间价格战的血拼司空见惯。A公司和B公司的打单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此价格战的结果是,用户得到了“实惠”(不过也是暂时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亏本的买卖谁会做),过低的利润却快要毁了整个系统集成行业。单纯依靠硬件挣钱的系统集成公司越来越难以存活,而小一些的公司干脆就是还没来得及掉转船头便葬身大海了。有人说,系统集成也曾是增值服务一个响当当的名头,可现在,硬是给做臭了。

但是,低利润不是SI转向行业应用软件研发的唯一原因。在某些行业活得很好的大SI也在纷纷转型,他们又是为什么?

亚信科技CEO张醒生认为,在电信业,国内运营商的网络硬件建设已经告一段落,真正基于软件的管理、业务开发、运营支撑的时代已经到来。

而在另一个成就了很多系统集成商辉煌事业的大行业—银行业,数据大集中之后的应用需求也在飞速增长。南天软件副总裁朱建明说,随着银行应用系统结构的变化和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加强,银行正在从过去的以后台数据为单一中心转变为后台和前置并重的双中心。金融产品化给了行业应用软件开发越来越多的机会。

不只电信业和银行业,其他行业IT建设虽然起步没有这两个行业早,但步伐一点儿也不慢,就连起步较晚的教育行业也已经进入了应用需求旺盛的阶段。甚至,在吸取了其他行业IT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很多后起行业都将IT基础建设和应用进行同时规划。可见,行业用户需求的变化是SI急于转向行业应用软件研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系统集成就是硬件集成或“硬件+软件”的低利润简单集成吗?做行业应用软件研发的所谓“转型”是否就是转型ISV?

为系统集成正名

“千万别叫我们SI了!”这不是漫画式的夸张,而是从某些正在转型ISV的系统集成商那里传出的真实声音,未经过任何修饰。

几乎所有的系统集成公司都瞄准了软件,声称要转型ISV。可事实是,转型ISV的系统集成公司绝大多数都并没有放弃系统集成业务。

那是什么引发了“别叫我SI”的恐慌?有业内人士认为,系统集成正在经历由设备集成向应用集成的发展,处于上台阶的阶段,动荡难免。

恐慌不是因为系统集成已经走入穷途末路,而是因为系统集成的真实面貌被它初级阶段混乱的发展表象所掩盖了。

除了亚信,已经在行业应用软件上有所动作的还有南天、中联等系统集成商。Sm@rtPartner市场调研中心2003年的数据显示,有88.46%的系统集成公司都涉足了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他们的做法是把行业应用软件部分独立出一个部门或分公司,与系统集成业务配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事实上,ISV与SI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开发的软件能否重复销售和使用,即产品化。因此,虽然说转型ISV,但这类公司与其叫ISV,还不如叫混合型的SI更为确切。

当然也有单纯做行业应用软件的,也有人把他们称为方案型ISV。但他们通常做的只是系统的某个或几个模块,无法形成产品单独推向行业用户,要与其他软硬件产品整合成方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应该属于系统集成的范畴。

行业应用软件的推广暂时还离不开系统集成,因为行业用户接受的是整体的解决方案。“应该区分软集成与硬集成的概念”

张齐春,中国系统集成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曾带领四通的系统集成团队成功地运做了银行业的多个项目。之后,她离开四通后创办的东方通科技又于1998年从系统集成成功转型ISV,彻底放弃如日中天的系统集成项目,在业界引起轰动。 由此又引出了对系统集成概念界定和范畴细化的问题。在中国,系统集成总与硬件集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系统集成几乎可与硬件集成划等号。这种错误的认识甚至一直延续到现在,也导致人们把转型ISV说得那么决然,恨不能一夜之间就把SI的这顶帽子彻底摘掉。

因此有人提出,应该先为系统集成正正名。

东方通科技董事长张齐春认为,关系型的模式造成了系统集成行业的扭曲,并由此最终分裂出了一批软件开发商,成就了中国的软件产业,这是一件好事。但就系统集成内部而言,应该把软集成与硬集成的概念区分开,对系统集成的范畴进行进一步细分。这样做有利于系统集成行业的健康发展。

将软集成与硬集成或者应用集成和设备集成的概念区分开,是业内很多人士的一个共同观点。

这里所谓的硬集成是指设备集成,是在IT建设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行业用户对系统集成的主要需求。但设备集成并不等于硬件集成。它可以是纯粹硬件的集成,如攒网业务,也可以是“硬件+软件”的集成。设备集成相当于一个攒的概念,是自下而上、纯技术的工作。设备集成商是满足用户当即需求的IT实施者。

软集成则指应用集成,是将软件与硬件相匹配的复杂集成。软集成不仅仅是按用户的要求把系统连接起来的简单实施,而是在用户自己只有需求、没有解决办法的时候为用户提供咨询、实施、服务等一系列解决途径,帮助用户业务创新。帮用户业务创新需要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这也是SI提高核心价值的主要方式。

中国的IT系统集成与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在行业IT应用刚起步的阶段,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建设项目上,应运而生的系统集成自然绝大部分做的是设备集成。为行业客户提供可靠的硬件系统环境是当时SI的主要任务,也是唯一有能力做的事情。而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应用需求达到一定规模后,软集成就变成了系统集成的主要业务。

事实上,目前的系统集成公司已经有了软集成和硬集成的自然分化。比如前面提到过的网鼎公司目前就是专业的硬集成公司,他们与软件开发厂商合作将对方产品整合到自己的方案中。此外像一些专门做攒网业务的网络集成公司也属于硬集成公司的范畴。而软集成的公司则主要是SI与ISV的混合型公司,有针对行业的行业应用软件研发能力,能够提供软硬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真正的系统集成应该是大集成的概念,要把ISV与SI剥离”

储斌,从加拿大回国的“海归派”,现任快威科技集团CTO。当年,快威曾将软件业务从公司剥离出去,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公司,如今,快威的目标是在产业链上做软集成。

软集成公司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行业背景和解决方案,能够触及行业核心业务,有行业专家,与大厂商有良好关系,专注于某个行业,不会或很少向其他行业拓展。另一类关注的行业比较多,一般是从做硬件销售起家,有解决方案但不触及行业核心业务。

软集成与硬集成的分化是系统集成行业的一大进步,也是发展的必然。

快威科技CTO储斌认为,真正的系统集成应该是大集成的概念,是“硬件×软件”的应用集成,而非“硬件+软件”的集成。

尽管现在有ISV和SI的混合型公司,但ISV与SI最终会分开,ISV是纯粹的软件开发商,是像用友这样的产品化的软件厂商;SI主要从事软集成(这里的软集成并非软件集成,而是指柔性化的集成,是能够深入用户业务,帮用户把多个业务及产业链条连接起来的复杂的软件与硬件的集成),其核心优势是提供咨询、实施与服务;现在的硬集成公司则会消失演变为设备供应商。

目前,国内的所谓方案型ISV兼做了一些软集成,但仍脱离不了集成业务,因为他们需要从集成业务中赚取利润贴补软件开发。

储斌还把中国和美国、加拿大的系统集成的产业结构做了一番对比。

中国未来系统集成行业的发展定位是否也会如此尚难下断言,不过,系统集成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已经显出了大致脉络,即由最初单一的设备集成发展为软硬一体的简单集成,之后分化为设备集成和应用集成两块业务,最终分离出纯粹的ISV,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系统集成商。

可以看到,SI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系统集成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系统集成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正在从设备集成向应用集成倾斜。因此,SI的转型更准确地说应该是SI业务的转变,是整个系统集成行业由设备集成向应用集成的发展。系统集成商摒弃的不应该是系统集成的“帽子”,而是传统的业务模式。

 
标签: 系统集成商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08917号-2  |